close

好久沒有寫關於傷科的文章了,其實阿統醫師當初轉中醫,為了這個問題還花了好幾萬元去拜師學習,當然一部份是因為中醫傷科的病人實在太多了,沒有一些底子,要處理這麼多的病人實在有困難,另一部份當然就是因為自己也有這方面問題,由於長期的下背痛,全國的醫生都治不好,只好自己下來研究,自己幫自己治療,好像有一部電影是這樣講的,如果你想把事情搞定,那還是自己動手比較實在,所以為了治好自己的頑疾,只好自己學囉...

其實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看過中醫,或是被推拿的的經驗,尤其在頸椎,或是腰椎經過推拿師的整脊後發出”喀拉,喀拉”的聲音更是讓許多患者印象深刻,有許多患者在經過這種治療後,身體的酸痛立刻好了一大半,但是電視上新聞在報導的因為整椎導致半身不遂的新聞也時有耳聞,這也讓一些病人對這樣的療法,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近年來,健保局,衛生局大力降低傷科這方面的支出,要求中醫師要親自推拿,也讓許多中醫診所大喊吃不消,一方面當然是因為許多中醫師根本不會整脊推拿(要靠整脊師),一方面會推拿整脊的醫生每個病人都這樣”橋”說實在的一天橋個三五十個病人,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想當初,阿統醫師就這樣連一百多公斤的病人都這樣”橋”,搞到後來真的是腰酸背痛,題外話....

回到主題,其實傷科病人應該還是中醫界病人群裡的最大宗(訪間有許多中醫診所都會故意將傷科看成內科,所以其實有許多傷科病人是隱藏再內科病人裡的),其實不論國內外這種痛症的病人都很多,當然撇開一些內科疾病不講,大部分還是外傷跟長期不當使用有關,這類疾病一般分急性跟慢性,急性期的部分,當然不要去碰傷處,儘量以消炎止痛為主,中醫的話對於急性期的痛症,也是這個原則,多以遠端取穴的針灸配上苦寒藥來消炎止痛(中醫叫涼血清熱),這幾乎已是常識,但是不幸的訪間還是會有許多”沒牌的”,在急性期就把病人”推”的挖挖叫,然後病人來醫院的時候,常常都是帶著像”麵龜”的患處來就診,怎麼辦呢?? 還是只能消炎止痛....

ok....急性期的治療就是這樣的原則,冰敷,盡量不要動到紅腫的部位,越去推患處,只會讓病人更痛苦,順便砸了自己的招牌而已....

接下來講慢性期的處理,這部分的病人才是傷科病人大宗中的大宗,因為急性期的病人只要處理的當,通常不會留下後遺症,病人好了,就不會來了(除非你把它搞砸了變成慢性發炎),而慢性疼痛,這種經過治療會改善,但是也不會根治的病人才會來了再來,這類病人才是大宗中的大宗,臨床上的肩頸酸痛,下背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退化性關節炎,足底筋膜炎....等都屬於這一類,這一纇病人得病的病因當然多到不勝枚舉,單是一個肩頸僵硬阿統醫師就可以講出至少十個以上的鑑別診斷,但是對病人而言他根本不會去理為什麼會肩頸酸痛,大多數病人想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痛”哪管你用什麼方法,只要不痛就行了,想當初阿統醫師為了自己的問題甚至還跑去求神拜佛禱告.....(中西都來只要能不痛就好),看能不能不痛,結果當然是沒效的,你看看,連阿統醫師這種受過正統醫學教育的醫生都會因為極度的疼痛,失望去作一些不理智沒有科學根據的治療,所以也難怪一些電台非法賣的藥品會對這一纇病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了。

Ok....那到底要怎樣讓他不痛,基本上一個痛覺的產生,一般先會有傷害,再來這些傷害對我們的組織關節形成壓力,然後這一些壓力促使組織的痛覺受器,放出傳導物質,然後藉由痛覺神經將痛覺傳至我們的大腦皮質,然後我們就會感覺到疼痛了,一般西醫的止痛藥的原理就是藉由降低身體這些傳導物質的產生來達到止痛的效果,而西醫最狠的—招---神經阻斷術,直接把神經溶掉,讓痛覺不傳到大腦皮質(西醫疼痛科一句名言:no nerver no pain),理論上用到了這一招,應該是沒有什麼痛是止不了的,但是臨床上還是有一些病人仍在疼痛,本人就有看過一個帶狀疱疹的病人痛了8年,神經阻斷作了4次仍在疼痛,原因為何?? 就在於這個病人因為長期疼痛,腦部相對的痛覺皮質區已經變成習慣性反應,所以即使沒有神經訊息傳入,這一部分的皮質區仍在放電,造成疼痛不消,這時候就西醫的理論(no brain no pain??)難道還要把腦切掉??當然不行,所以這個病人在西醫的眼中就無解了.....但是很自豪的阿統醫師運用中醫的理論讓他從疼痛的地獄中解救出來了(遠目...)....題外話...

那中醫傷科對這種痛症的角色又是在哪裡呢?? 其實要處理這些痛症,除了在傳導物質跟神經上動作之外,還是要回歸基本面---降低傷處的傷害跟壓力,而許多痛證之所以不能解除,原因就在於傷處的壓力並沒有真正的解除掉,所以吃止痛藥時不痛,但是藥效過了就復發,舉個例來講,臨床上常見的足底筋膜炎好了,這一類病人疼痛的時間少則以月來算,多則以10年來計算的也大有人在,這類病人為何痛不好,最大的原因在於足底的受力不平均,足底是身體最低的部分,除了要載重之外,還要磨地板,可謂勞苦功高,一個正常的足底,有足弓跟附近肌肉的幫忙下,身體的體重可以平均的分部在腳掌上,這樣的情形下,這個足底可以用100年以上不壞,但是有些人因為天生姿勢不正確,或是足踝上的肌肉強弱不一,足弓塌陷,導致體重會局促在足底的某一點,久而久之那點又要載重,又要磨地自然疼痛不已,服用止痛藥固然可以止痛,但是重心的問題沒有解決症狀當然又會持續發生,而中醫傷科的角色就在此,盡可能的將骨頭的相對位置復位(當然不只是腳的骨頭,還包括腰跟脊椎)如此身體的重心才會改變,此外還要教病人如何訓練相關的肌肉,讓這正確的位置不再改變,才能降低復發率,所以真正要把傷科看好是相當耗時間的,絕對不是只有單純的把脊椎弄得喀拉喀拉,或是在患處猛按摩這麼簡單....

當然用文章寫一寫,說是復位很簡單,真正實行起來可是相當困難的,不但要熟記每個關節的正確位置,另外有一些病人因為開過刀,骨頭變形,或是天生長短腳,或是某個關節沾粘嚴重,臨床上要將這些關節復位到”不痛的位置”更是有相當大的難度,再來除了復位外,肌力訓練更是重要的一環,像阿統醫師以前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骨盆歪斜導致的下背痛,但為何看便全台灣的醫生沒人看得好,原因就在於肌力的訓練,這也是許多復健科醫師跟傷科醫師大大忽略的一部份,少了這一部分的訓練,任何療效都不易持久,因為沒有有力的肌肉固定,任何已復位的關節都將再脫位,很可惜的幾乎所有的病人都懶得動,要他們鍛鍊肌肉更是困難無比,(難怪臨床上會有一堆好不了的病人,這樣也好,我們的病人來源才不會中斷)但是臨床上只要照著阿統醫師的建議作運動的病人,100%都會改善,唉...還是那句老話,沒有痛不好的病人,只有懶惰的病人....呵呵....

好了今天先寫到這裡,下次有空再每個病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chiht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